财政研究(财政研究是什么级别的期刊)



财政研究,财政研究是什么级别的期刊

【四秩芳华 百年新篇】

我与厦大经济学科(十七)

厦大经济学科新百年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成立40周年专栏【四秩芳华 百年新篇】今日推出 第十七篇——杨志勇:厦大经院——教材讲义的记忆

厦大经院——教材讲义的记忆

1

1

杨志勇,男,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原财政金融系1993级硕士研究生,原财政金融系1996级博士研究生,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、研究员。1999-2005年曾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任教。

2022年是厦大经济学院成立40周年。近20年来,厦大经济学科的现代化步伐在加快,这与王亚南经济研究院(WISE)的支撑作用不无关系。经院与WISE的深度融合,再加上邹至庄经济研究院的建立,厦大经济学科已经进入腾飞的新时期。

1993年-2005年,我在厦大经济学院读了六年书,教了六年书。这12年,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明确之后的初始阶段,也是厦大经济学教育发生重要转变的开始阶段。这12年,对于个人来说,分为两个不同阶段,先是学习,后是教学,个人角色的转变,让我在经济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并进的浪潮中,感受到经济学教育的一些变化。个人视角的记录,或许可以为未来提供一点小小的见证。在大学史的研究中,我注意到教学细节,散落在各处,是最难系统记录下来的。我就凭借记忆,记录这12年中与个人相关的一些教学材料(教材、讲义和授课内容等)。

学习记忆

我在厦大的时间,各种活动主要是学系为主体。我的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是在财政金融系(财金系)完成的。在硕士阶段,当时的财政学、货币银行学(当时的专业名称,后来演变为“金融学”)的教科类研究生数量极少,统招名额各4个,后来有所扩招,但也有推免后未入学的,总共也就10个人,各种活动基本上都在一起。经济学院的一些共同课是通开的,和财金系一起上课的主要是会计系、计统系的同学。研一的《资本论》(第一卷)课程是经济系陈谋箴老师授课,教材就是《资本论》,经典讲解是这门课的特色,当时陈老师推荐的参考书是陈征的《<资本论>解说》。一开始,我们都觉得纳闷,王亚南先生是《资本论》研究的大家,怎么参考书用的是师大的呢?后来才明白其中的奥妙。《<资本论>解说》确实写得好,师大和厦大之间的联系也很多,成为参考书纯靠书的品质。这是一门大课,教室在D110。

上个世纪90年代互联网刚刚兴起,师生可以接触到的外界知识是有限的。不少教师出国访学,重要任务是搜罗学术资料。对于研究生教育,个人曾经充满憧憬,以为会有很大的不同,曾经想象研究生阶段的专业课教材主要是英文原版教材,最后所接触到的与想象的有差距。《财政理论研究》的授课老师是财金系主任邱华炳教授。邱老师为了让同学们听懂他的晋江口音,尽可能放慢语速,逐字清晰吐出,印象极为深刻。关于邱老师的口音,还有一句自嘲式的名言,和本文主题无关,就当着传说流传去吧。上邱老师的课,主要是记笔记,并有问题留着课后去研究。邱老师主编的《现代财政学》(后来改为《财政学教程》)被厦门大学出版社作为教材出版,列入“南强丛书”,反映了当时授课的内容。财金系财政学课程用邓子基老师的《财政学原理》,其他系就用邱老师主编的这本教材,我给经济系、计划统计系上《财政学》课时用的就是这本教材。

硕士阶段的《西方财政理论研究》和《比较财政研究》都是张馨老师授课,当时也没有明确的教材。参考书包括布朗和杰克逊的《公共部门经济学》,这本在英国具有代表性的财政学教科书,对西方财政学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较大影响(有的中文教科书直接沿袭该书主体框架),后来张老师带领我们翻译这本书,并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,让更多学子有机会读到。张馨老师的《财政·计划·市场——中西财政比较与借鉴》是《比较财政研究》课程的重要参考书,该书后来获得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。这是含金量极高的奖,“首届”一等奖获得者中有许多是学术界有长期学术积累的老前辈。教学重在启发,教学中提到的不少问题,都是张馨老师自己当时在研究的。税收类课程主要有两门,即《比较税收制度》和《国际税收研究》,一直是杨斌教授授课。可是我们那一届和前后各届都不一样,杨斌老师去英国访学,改由雷根强老师和纪益成老师授课。杨斌老师虽然没有直接给我们这一届上课,但是他的专著《比较税收制度——兼论我国现行税制的完善》是课程的重要参考书,我们都从中受益。

专业课《财政管理研究》是邱震源教授授课。他早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学院,所著的教材《财政管理概论》是我们的重要课程材料。在课堂上,他还给我们讲他承担的境外国有资产管理课题研究课题。这个主题,就是在今天,都是很前沿的。上课时,恰逢国地税分设,当时有在职的同学问,应该选择国税还是地税。他的回答是:如果多数人选择国税,那么你就去地税;如果多数人选择地税,那么你就去国税。对于厦门的同学来说,听老师的话,肯定不吃亏。

我的硕士阶段的研究方向是企业财务管理,这是财政学专业有时代印记的一个研究方向。我的硕士生导师庄志加教授开设《资产评估研究》课程,主要是根据讲义授课,我也有幸参加厦大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实习,较长时间参与漳州制药厂的评估,因此对片仔癀公司有了较多的了解,此外,还远赴秦皇岛,参加一家大公司的评估工作,真正体会到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。庄老师是厦大财会62级本科的毕业生,长期在“三线”企业工作,改革开放后回到厦大,是第一批注册会计师和注册资产评估师。后来他将主要精力转回学术,1995年他评上教授,可惜天不假年,积劳成疾,本想大修一场就可以继续学术事业,但还是在1996年初就驾鹤西归。后来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就变更为财务会计教研室的陈荣奎老师。

硕士阶段有一门“神奇”的课程《马克思恩格斯财政思想研究》,说它神奇,是因为授课方式太特别,这门课有一本重要的同名参考书,授课者是作者之一的杨炳昆教授。传说杨老师是王亚南先生的关门弟子之一,对他的记忆力我们极为钦佩。每次上课都在厦大财政科学研究所的办公室,杨老师携一手提包进门,包放桌上,从不打开,坐下就讲,我们只负责记笔记。同学们记得“死去活来”,笔记俨然是一本书,这是在体验“神奇”。如今想来,这么好的记忆力,真是“神奇”。

研三时我还修了江曙霞教授的研究生课程《银行监管研究》,该课程的重点之一是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管制。江老师当时刚出版的《银行监督管理与资本充足性管制》,是国内第一本研究巴塞尔协议的著作,自然成为课程的重要参考书。1993年底,江老师博士论文答辩,我有幸旁听,是第一次接触这方面的知识。我的关于外资银行监管的课程作业后来在江老师推荐下发表。记得当年还是手写稿,江老师甚至帮我改了一个多年来自己一直没有意识到的错别字。

在硕士研究生阶段,我对职业生涯并没有太合适的定位。虽是教科类研究生,或受当时社会风气影响,同学中多数人还是害怕去当教师。研二时,邱华炳老师有意让我当科研助手,我甚至有点担心因此而被留校。厦大图书馆文科图书丰富,特别是世界银行的教师研究生文科贷款图书,对于我们的学习帮助很大。但就是这么好的条件,我也没能充分利用。

进入博士阶段学习,当时多数人的职业生涯定位仍是业界,我只是等到博士最后一年才确定留校。这个选择绝对不是随大流,当时系里教师中,从本科一直读到博士,再留校的,仅杨斌老师一人。

博士研究生阶段,邓子基教授给我们上《财政理论研究》,一起上课的仅三人,张利霞、潘贤掌和我,上课一直在敬贤九邓老师家中。邓老师是“国家分配论”的重要倡导者之一,让我们更系统地了解“国家分配论”,了解厦大的财政学及新中国财政学科发展史。邓老师的文集《财政理论研究》上下册,以及《财政学原理》都是这门课的重要参考资料。这门课的副产品是我们三人协助邓老师修订了高等学校文科教材《财政学原理》。1999年博士毕业留校后,我担任《财政学》课程的教学工作,当时财金系里统一用这本书作为教材。该书写法较为抽象,对于本科生来说,理解起来并不容易。我尽可能结合现实,让听课同学可以更好地领会社会主义财政学的精髓。这门课教材虽全系统一,但考试由授课老师自行组织,自行命题。记得期末考试时,我找来大量阅读资料,让同学们结合财政学原理进行作答。

传统的教学方式,对于学生学习的自觉性,对于教师引导的专门性,都有很高的要求。牛津式教学,甚至对生源都有严苛的要求,否则容易出现“方差”很大的毕业生。或许是当年学生人数较少,实质上还是“精英教育”,毕业生在各自岗位作出应有的贡献,成才率总体看来还是很高的。

教书记忆

在厦大,我教过很多班级,各类学生都有,本科生、研究生,本专业、其他专业,在职学生和全脱产学生,不一而足。一开始遇到的在职学生绝大多数都比我年纪大,有点不太适合,后来掌握规律,当然也闹出点小事件,最后对在职学生不敢说得心应手,但在教学上总体上比普通本科生更加适应。

自00级之后,我很少给本科生上《西方财政学》,倒是给成人学生上了几次相关课程。给全脱产的税务专升本上了两次《财政原理与比较财政制度》,这门课基本上等同于《西方财政学》。对于成人学生来说,第一次教学比较失败,第二次用哈维·罗森的《财政学》第四版的中译本,尽管中译本品质不够理想,但授课较为顺利,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财政理论与实践,还是让学生受益。记得给云南专升本班上《西方财政学》,有一段时间用的是上海财经大学蒋洪教授主编的《财政学》。

留校后,我也给研究生课程班上过多次《财政学》课程,课程班统考的提纲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的,依据是陈共教授主编的《财政学》,授课时就不得不以此教材为基础,但同时也增加了不少内容。那本《财政学》教材是本科生教材,自然不能照单全收。也正因为如此,我对陈共教授多个版本的《财政学》较为熟悉。

我给00级财政本科班上《西方经济学》,倾向于原汁原味的经济学教材,没有选用当时流行的高鸿业的《西方经济学》,主要是因为高鸿业的教材较为抽象,不够有趣。微观经济学部分选用平狄克和鲁宾菲尔德的《微观经济学》,宏观经济学部分用曼昆的《宏观经济学》,都是中级经济学教材,都是中译本。后来,一方面,适应教育部要求双语教学要求,教材改用英文原版,另一方面,中译本存在的一些专业名词错误问题,总是令人难以忍受,如将“tax credit”(税收抵免)翻译为“税收信贷”等等,同时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及教材的可得性,最后几届《西方经济学》教材确定为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版的英文原版教材,《微观经济学》仍然用平狄克和鲁宾菲尔德的,《宏观经济学》用布兰查德的。布兰查德的教材面世不久,当时也不算太流行,但我觉得该教材的分析较有特色,就坚持使用下去。WISE入学宏观经济学考试最初的指定教材是布兰查德的这本,与这有密切关系。英文教材配有丰富的教学资源,使用较为方便,对教学极为有利。后来,经济学院统一加开《经济学原理》课程。我个人觉得厦大这样的学校,完全可以直接从中级开始,原理课程没有必要。起初,《经济学原理》可以灵活选教材,我选帕金的《经济学》。再后来,统一课程,加上统一教材,教材也全部变成中译本,我的教材选择的自主权丧失,那已经不是个人的教材记忆了。

2002年财政系金融系分设之后,我担任财政系副主任,不少新课“砸”在自己手中。这直接导致我给本科上过多门新课,包括《博弈论基础》《社会保障理论》《中国经济》《制度经济学》等等。新课中,我自认为,所讲授的《制度经济学》较有特色,也较受学生欢迎。这门课的基础是自己编写的讲义,授课中不时有发挥,一部分同学也作了较好的笔记,但遗憾的是,讲义一直未能成书。

漳州校区开办后,多数教师都有去那里上课的任务。在漳州校区上课,上班路线虽是世界上最浪漫的,但耗时较多,如遇台风或其他恶劣天气,就更加麻烦,上课需要附加的时间太多了,我也去那里上过《经济学原理》,统一的课程,内容没有太特别之处,就不多说了。

教学成果很难评估,教学积累可以让讲义变成真正的教材。在张馨老师的支持下,我们一起编著的《公共经济学》,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,迄今已有4版,还被列入“十一五”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。这本教材,本计划用于西方财政学教学,但其中有大量中国案例,且有了以中国实践为基础的体系探索,再称西方财政学已不太合适。这本教材,理工科院校和MPA学生使用较多,已发行10万册左右。这可以视为我在厦大教学生涯的一个印记。

我在厦大的阶段,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尚在探索阶段,不少市场经济新知尚在引进的路上,这样,教材尚未定型,也让我有了选择教材的可能,有了直接用讲义直接讲授的可能。我不习惯固定用一本教材,只要发现有更好的教材,我会毫不犹豫地换掉。选择什么教材,对我来说,是怎么适合怎么用。

感谢老师、同事、同学、学生,让我有了这个视角的厦大经院回忆。

财政研究(财政研究是什么级别的期刊)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考研辅导网 » 财政研究(财政研究是什么级别的期刊)



赞 (0) 打赏
分享到: 更多 (0)
标签:

作者:admin

相关推荐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