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型啃老引发关注,为啥小时候“懂事”的学生,长大后问题更多? _考研的条件



新型啃老引发关注,为啥小时候“懂事”的学生,长大后问题更多? _考研的条件

  

很多家长都希望子女听话、懂事、学习成绩好,不要总耍小聪明,这样便能让自己少操心一些。另一方面又希望子女在学习上有独立思考的能力、有创新精神、有创造力,殊不知二者之间背道而驰。

老人常说,越是淘气的学生越聪明,长大后也更有出息。即便如此,家长还是更希望有一个听话、独立的“天使宝宝”。看到别人家孩子,学习成绩好,又多才多艺,羡慕不已,甚至强迫自己的孩子也那样“听话懂事”。

新型啃老惹关注,家长后悔为时已晚

小静(化名)从小到大都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乖乖女,学习成绩名列前茅,多才多艺,非常讨长辈的喜欢。没想到考上大学后,就仿佛换了一个人。

平时在家里她都听从家长的安排,穿着一袭长裙看书、学习琴棋书画。到了大学离开家长的监督,就开始穿着非主流的服装,试图做出各种叛逆的事。后来成绩日渐下滑,家长才发现端倪。

临近大学毕业时,其他同学纷纷找到毕业出路,要么考研要么考公务员,或者去大厂工作。可是小静却对未来毫无规划,等着家长继续给她安排人生。家长想让她先考研再工作,但是大学期间在学习上懈怠已久,再想奋起直追谈何容易。毕业的第一年,小静考研失败了。

如今小静已经脱产在家考研3年了,都以失败告终。若家长不主动给她找工作,估计她能一辈子这么考下去。毕业后毫无收入的考研党只能在家啃老,和那些不找工作的人有何分别?

据大数据统计,目前国内大约有60%的家长,存在不同程度的啃老现象,其中以刚毕业的学生居多。正常来说学生18岁以后,家长在法律上已经不具备抚养义务。怎奈学生还要升学、进修等各种原因,教育成本不断增加,家长敢怒不敢言。

这种以考研、考公为借口的新型啃老现象,日渐普遍。可是家长能力有限,找不到待遇好又稳定的工作,想要进入体制内,只能靠她自己努力学习。家长后悔不已,没想到“听话懂事”现在看来,反而成了缺点。

为啥小时候“懂事”的学生,长大后问题更多?

不少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,会使用“苦肉计”,比如说家长上班赚钱很辛苦,家里条件不好,学生不能给家长增加负担。从小就要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,听家长的话,不乱花钱;不能惹祸,给家长添麻烦;好好学习,给家长脸上增光等等。

长此以往,家长是越来越省事,甚至会和其他家长炫耀自己的教育成果。殊不知,学生在家长的管教下,养成了讨好型人格,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,什么事都不敢自己做主,全凭家长拿主意。不过这样的教育理念短期内看没问题,长远角度出发却有很大隐患。

很多从小就听话懂事的学生,在家长一次次的强制安排下,逐渐没有了主见和思考能力,觉得自己努力也是枉然,任何想法都会被家长否定,不如等待家长安排更省事。若有一天家长也安排不了了,学生和家长便都傻眼了。

还有一类学生,长时间压抑天性得不到释放,就容易产生叛逆心理。要么出现在青春期阶段,要么就是上大学远离家长的时候,主观上想摆脱家长,客观上却发现离开家长自己也一事无成。这种拧巴的性格,无疑会造成更多问题。

一部分学生知道只有自己听话,才能获得家长的表扬,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讨好型人格,或者自卑心理,觉得自己配不上好衣服、好鞋子,即使学习成绩好,也不敢参加比赛,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。找到好工作也不敢享受,觉得自己“不配”。

更多的学生在大学毕业就业时,会出现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现象,既不愿意向生活低头,也没有能力获得更好的工作资源。于是乎就业率并不乐观,考研、考公的人数更多了。家长一开始还觉得学生有上进心,时间长了才发现这是啃老的新借口,家长苦不堪言。

笔者认为,家长应该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,要让学生明事理辨是非,而不是一味地听话。如今学生光成绩好是远远不够的,从小就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。

家庭教育不光是文化课教育,还要手把手的教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,这样才能更容易融入社会。

今日话题:如何看待这种新型啃老现象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。

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,欢迎分享和收藏!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。

万晴教育指南

(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#直奔开学季#

新型啃老引发关注,为啥小时候“懂事”的学生,长大后问题更多? _考研的条件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考研辅导网 » 新型啃老引发关注,为啥小时候“懂事”的学生,长大后问题更多? _考研的条件



赞 (0) 打赏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